中新社沈阳11月17日电 (记者 韩宏)“风华共筑——沈阳故宫四百年”展览15日在沈阳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展,展览以历史发展为脉络、时间轴为框架,通过百余件文物及珍贵史料系统呈现沈阳故宫四百年历程。
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将后金政权迁至沈阳,兴建沈阳故宫。自此,沈阳城一跃成为城池规制整齐,宫殿、坛庙、衙署、府邸俱备的地区中心城市和后金都城。本次展览围绕“交融与共筑”,包括“维沈之阳”“敦化合流”“古韵新声”三个篇章八个单元。
11月17日,“风华共筑——沈阳故宫四百年”在沈阳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展。图为“红绫面满文兴祖直皇帝第一子子孙觉罗竖格玉牒”。中新社记者 韩宏 摄
展厅中,“砖刻汉文盛京城怀远门门额”对皇太极实施的城市改造进行诠释;“铜镀金松篷果罩”等文物史料展现崇政殿朝贺、大政殿筵宴等东巡典章制度;“乾隆八年款铜镀金双龙纽云龙纹编钟·大吕”见证了清代礼乐制度在陪都的应用;“红绫面满文兴祖直皇帝第一子子孙觉罗竖格玉牒”等文物共同彰显沈阳故宫作为皇家档案与珍宝贮藏中心的重要文化功能。
11月17日,“风华共筑——沈阳故宫四百年”在沈阳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展。图为“乾隆款錾珐琅镶玉葫芦瓶”。中新社记者 韩宏 摄
其中,“乾隆款錾珐琅镶玉葫芦瓶”吸引了现场观众的驻足观看。据策展人林城澔介绍,此件文物器身为巨大的葫芦形,表面覆满葫芦枝叶,并嵌饰白玉、黄玉大小葫芦若干个,嵌五瓣红珊瑚珠制成的葫芦花若干个。器底錾有阳文楷书“乾隆年制”四字二行方图章款。此件精美的葫芦瓶为乾隆朝錾胎珐琅工艺中较突出的代表作。
林城澔说,希望通过此次展览阐释沈阳故宫的营建、作为“陪都宫殿”的功能地位及其演进过程、在近代中国社会剧变中的命运浮沉与当代新生。(完)
热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 1废弃矿山变身千亩樱花园 锦绣太原以花为媒促文旅消费32048
- 2话剧《氢弹之父——于敏》在天津首演26909
- 3《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在全国出版发行25933
- 4董明珠、刘洋、孟晚舟等入选“2023中国品牌女性500强”20465
- 5“食”文化伴随“侨”足迹 第六届《侨时代与人文中国》座谈会在京举行19748
- 6《龙凤》齐鸣动燕园,“评梅”北大再“尚香”——北京京剧院程派名家郭玮国粹经典北京大学演出纪实17287
- 7废弃矿山变身千亩樱花园 锦绣太原以花为媒促文旅消费14523
- 8马来西亚青年“北漂”中国 教竹笛演奏深得学生青睐13011
- 9@所有游客:查收这份清明出游提示 四月这些著名景区免费玩!12074
- 103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0.2% 行业保持向好恢复态势12045






